【资料图】

信息时报讯(记者 李绍雄 通讯员 钟宇惠)2023年,广州市增城区朱村街积极响应省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要求,以创建丝苗米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以建设丝苗米全产业链示范项目为抓手,实现了“四个100%”(100%水稻种植全程托管、100%集中育秧、100%集中烘干、100%种植高端丝苗米品种),标志着增城区丝苗米全产业链示范项目初见成效。

位于朱村街辖内的增城区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信息时报记者 李绍雄 摄

今年,朱村街预计粮食播种总面积将达到15000亩,同比增加2500亩,预计总产量为5500吨,增产900吨。这些数据的背后,是朱村街采取包括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打造农业龙头企业、强化农业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打造丝苗米品牌等一系列措施所取得的成效。朱村街用生动案例回答了“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的时代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农业产值和种植效益,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夯实了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增城区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一角。信息时报记者 李绍雄 摄
无人机播种现场。信息时报记者 李绍雄 摄

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实现100%水稻种植全程托管

朱村街与北大荒农服集团、增禾农业科技服务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合作共建万亩高标准水稻示范田,采取水稻种植全程托管模式,加强农业技术指导,促进垦地合作。示范田全过程推广应用北大荒水稻种植辅助直行系统、测深施肥、宽窄行插秧、全程叶龄管理等技术,植株群体分布合理、田间通风透光性好、光合作用率高,有效减轻病害发生、提高肥料利用率,同时降低人工劳动量,北大荒增城朱村示范田2023年早稻产量800斤/亩,比周边地块增产120斤/亩。实现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将北大荒先进的管理模式和高标准种植技术向大湾区延伸。

位于朱村街山角村的育秧工厂。信息时报记者 李绍雄 摄

强化农业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实现100%集中育秧、集中烘干

朱村街聚焦水稻种业、种植、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各环节薄弱点补链、强链、延链,夯实增城丝苗米“三品一标”“六统一”(统一品种、统一育秧、统一施肥、统一防治、统一收割、统一烘干)基础。重点补齐土地平整及土壤改良、农田水利、宜机化设施等短板,2022年以来累计实施6608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全面整治撂荒耕地、因地制宜提升耕地地力,改种大豆、番薯、玉米等粮食作物,实现粮食生产扩面、提质、增效。建成育秧工厂、烘干中心等现代设施农业标杆项目,实现增城区丝苗米产业园100%集中育秧、集中烘干,育秧效率提高25%,有效保障万亩大田育秧需求。建成全程数智化管控、高效节能减排烘干中心,产能达180吨/批,提高产地烘干机械化水平,解决粮食晾晒损失大、人工成本高、“靠天吃饭”等问题,最大限度降低粮食干燥环节损失,保障粮食品质、确保粮食丰收到手。

增科新选丝苗1号。信息时报记者 李绍雄 摄

擦亮“增城丝苗米”金招牌,实现100%种植高端丝苗米品种

朱村街充分发挥增城丝苗米作为全省少有的“双地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产品优势,坚持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一体化推进。实施丝苗米种业提升工程,全面推广种植优质增城丝苗米,其中新推广增科新选丝苗1号获首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2022年被农业农村部授予植物新品种权。强化区域公共品牌体系宣传建设,通过农业纪实电影、“认养一亩田”、丝苗米产业论坛等途径,创新营销模式,提升丝苗米品牌价值。2023年广东增城丝苗米文化系统入选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候选项目名单,高端米每斤售价超过100元。完善联农带农机制,鼓励指导村集体成立强村公司,通过丝苗米等农产品销售等,实现三产、二产经营性收益分配,带动就地务工,实现“农民变农工”增加收入等。

(消息来源:朱村街社区建设办)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