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钱擘 报道:暑运高峰,炎炎烈日与雷雨多发天气交织,民航旅客出行更希望有遮阳挡雨、“全程冷链”的廊桥。上海机场集团所属浦东、虹桥两大国际机场,在长期发力航班靠桥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以民航千万级机场提升航班廊桥机位靠桥率专项整治工作为新的起点,协同各相关驻场单位,再挖潜,再扩展,再努力,进一步做好航班靠桥服务保障。7月17日至7月23日的一周,浦东、虹桥机场的客班靠桥率分别约91.7%%和76.5%,虹桥机场靠桥率较专项工作前增加4.5个百分点,浦东机场则在客班量大幅提升的情况下,继续保持9成以上靠桥率。
内挖潜,外联动,虹桥机场稳步提高航班靠桥率
(相关资料图)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素来以其商务精品特色而广受欢迎。而商务快线多,就意味着虹桥在多条航线上,会有大量集中早出晚归的航班时刻,在虹桥机场廊桥机位比例占机场总机位数比例较低、约为34%的情况下,给靠桥率的提升带来了显著挑战:早出晚归的航班按照传统运行模式,在晚间到港或一早出港时,会在远机位过夜,旅客需要乘坐摆渡车,过夜和始发航班的靠桥率短板效应由此十分突出。与此同时,在本轮工作开展前,虹桥机场在只有54个廊桥机位的条件下,每天保障约535个客班靠桥,为日均约8.7万旅客进出港提供廊桥服务,日均廊桥机位周转航班已达10架次,在夜间不安排航班计划的情况下,基本每隔2个小时就保障一组进出港航班,使用效率已相当为可观,总体靠桥率约72%。
虹桥机场有着鲜明的商务快线特色
综合航班特点和廊桥配置情况,都意味着虹桥要进一步提升靠桥率,需要发力最为难啃的早晚航班等硬骨头,包括在廊桥和远机位之间拖曳飞机,努力再挖掘保障潜力。
上海机场集团及旗下虹桥国际机场迎难而上,积极依托运管委机制,与各大主基地航司沟通联动,在确保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探索适度增加飞机拖曳上桥。其中,针对过夜早回航班(一般21点前进港),安排先到桥位保障进港,再拖曳至远机位过夜,此类拖曳,虹桥目前已实现日均约8班;针对始发航班,虹桥机场利用T2航站楼南北两个U型弧,在完成第一波始发航班后,将第二波始发航班就近拖曳至桥位保障,方便旅客廊桥登机,此类拖曳日均约10班;针对过站时长3小时以上的长时过站航班,虹桥机场则探索先安排航班到桥位保障进港,然后拖曳至远机位、让出桥位给其他临近时刻的航班使用,此类拖曳也达日均约4班。
依托开展多年、成熟有效的机场运管委平台,围绕拖曳航班由哪家基地航司分别承担多少,怎样同步由机场内各运行单位配合、联动做好拖曳中的安全保障等等课题,也都能比照在航班正常性工作中已经行之有效的流程,各方有效沟通、共同承担、联手保障。
此外,虹桥机场还积极挖潜优质桥位保障潜力。虹桥T2指廊端8个廊桥机位靠近主滑行道,飞机进出效率较高,虹桥机场优化机位资源分配系统逻辑,在分配廊桥机位时,优先考虑这些桥位,并进一步压缩了这些桥位的航班计划间隔预警时间,将指廊端桥位日均周转率从11.2提升到11.5架次。
虹桥机场同样在与廊桥资源密切相关的机位资源上积极深挖潜力。伴随行业复苏和虹桥卓越的商务快线特色,各家航司越来越多在虹桥机场投入宽体机,较大的E类停机位和近机位廊桥需求突显。面对需求压力,虹桥机场及时启用了4组组合机位,组合机位可以将2个C类机位组合成1个E类机位动态使用,增加了机位灵活供给,并通过改造15个B类机位结构,增加了小C类公务机专用停机位供给,为调整航班靠桥进一步创造了有利条件。
数据显示,自靠桥率专项工作启动以来,虹桥机场过夜客班和始发客班靠桥率,均提升了5-6个百分点,以此有力带动整体靠桥率提升了约4.5个百分点。
精细管理,精准管控,浦东机场保持9成以上靠桥率
早年间,浦东国际机场曾经遇到过航班量高速成长、但硬件建设需要时间周期导致廊桥数量未来得及同步跟上,这样“成长的烦恼”。随着2019年浦东机场卫星厅建成通航,廊桥机位数量从73个增加到163个,客班靠桥率从不足60%提升到了90%以上,国际地区客班靠桥率基本保持在95%以上。
今年以来,在国际航班持续恢复的背景下,浦东机场依托前期给力的硬件建设,有力确保了9成以上的靠桥率。但机场没有满足于此,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有”靠桥前提下,如何做“精”靠桥保障,特别是为今后随着航班进一步恢复、仍然可能越来越凸显的廊桥使用需求,提前未雨绸缪。
浦东机场是目前中国民航出入境客流量最大的航空枢纽,国际航班多、E类和F类的大型宽体客机多,这些航班往往需要更长的靠桥时间,如果机场在运行效率上缺乏有效手段,也可能导致廊桥过长时间占用,影响其他航班。近期,浦东机场通过创新,在每块机坪区都专设了一个拖曳周转机位,用于让到港后需要较长间隔才会再度出港的飞机,临时离开廊桥、拖曳于此。由于周转机位就在距离廊桥不远的本机坪区域,因而实现了既提升廊桥利用率、避免虚占,又尽量减少长距离拖曳飞机带来的安全隐患。
浦东机场卫星厅投用后,机场廊桥数量增加至163个(上海机场供图)
对于波音747、空客A380等载客数量尤其多的E类、F类客机,浦东机场还通过E/F类桥位“双人双靠”等保障举措,为每架这类飞机同时接上2座廊桥,以此提升上下客效率,将靠撤桥时间平均缩短2分钟,由此,浦东机场典型E/F类混合桥日均周转率提升至9架次/桥位,还方便了旅客尽快上下飞机。
在浦东机场,针对机场空间规模大的特点,机场不仅仅将目光投向简单的靠桥率数字,更进一步着眼于通过信息化智慧化系统和良好的沟通联动机制,让旅客能在航站楼内尽量快地抵达廊桥,让航班在到港后能尽量减少滑行时间、接上廊桥。
浦东机场借助机场运行管理支持系统(OMSS),充分发挥数据高地和集成总站作用,形成了集航空器拖曳、航空器试车、机位施工、运行监控、 应急指挥、运行指标统计等为一体的“智慧大脑”,实时动态展示航班位置、车辆位置、车载视频及机位占用等情况;有了这个“智慧大脑”,浦东机场就能综合考虑跑道运行方向、楼内航空公司分布、空侧保障单位资源配置等因素,以“平均滑行距离最短”为目标,持续优化近机位分配规则,近期已平均缩短滑行距离0.2公里。与此同时,浦东机场与航司密切配合,通过提前分析次日航司客票预售情况,预判次日客流高峰时段,结合航站楼态势感知模块,及时调整楼内安检等勤务安排,避免旅客长时排队,提高高峰时段旅客流速,方便旅客快速通过安检、抵达廊桥登机口。
机制建设,长效护航上海两场航班靠桥率
在一系列软硬件优化举措的基础上,上海机场集团更从机制层面着手,为靠桥率的长远提升赋能。
目前,上海机场已经建立了长时靠桥航班信息收集与治理机制,由专业部门每天收集长时间靠桥航班的信息、占机场所有航班的比例,分析原因、予以优化。上海机场集团还制定了“减少6小时以上靠桥航班,避免12小时以上靠桥航班,杜绝24小时以上靠桥航班”的制度,通过运管委平台,与航司联动,避免廊桥长时间被一架飞机占用、虚耗资源。
上海两场的施工建设、设备检修,也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机制,成为靠桥率优化保障的一部分。上海两场对涉及廊桥机位的不同施工项目,从机制上进行整合:涉及同一廊桥机位、不同类型的施工,尽量在同一时段合并实施,避免机位多次关停;而涉及多个机位的施工,原则上分阶段实施,避免同时关停过多机位;同时实施“集中化、夜间化”施工,减少对白天高峰期运行的影响。统计数据显示,通过优化机位施工组织,浦东、虹桥机场分别日均减少关闭机位1个和1.5个。
根据华东地区千万级机场全面开展提升航班廊桥机位靠桥率专项整治工作的目标,到今年8 月,靠桥率原先低于80%的千万级机场,要求提升幅度不低于5个百分点,靠桥率90%以上的机场力保不下降。上海机场集团安全运行总监田大伟告诉记者,虹桥机场靠桥率在目前已提升4.5个百分点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到8月整体提升幅度达到5个百分点的目标,而浦东机场也将能够在8月,力保客班9成的靠桥率;以此在确保安全运行的前提下,为暑运旅客提供更出色的出行体验,也把上海机场坚持多年的靠桥率优化,在行业复苏的2023持续接力。(编辑:孙文瑾 校对:张薇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