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许晓泓 报道:进入7月,国内许多城市的航空主题夏令营和研学活动异常火爆,更多家长也在带孩子乘机出行时尽可能地向他们多讲解、介绍一些航空知识。而在南疆腹地的两所乡村小学,100多名孩子在家门口就上起了民航科普课。为他们提供送课上门服务的是中国民航科普基金会理事长马松伟带领的基金会调研帮扶团队和民航科普基地专业讲师。


(资料图片)

阿羌乡中心小学四年一班的同学在上民航科普课

从飞机是如何起飞的到了解机场是什么样的布局,从动手设计一座机坪到模拟操作飞机起降……课堂上,涵盖现场讲解、视频介绍、实际操作的教学内容,在这些大多数没坐过飞机孩子们的心中埋下了热爱飞行、热爱科学的种子。

没坐过飞机的学生先“开”上了飞机

临近期末,在于田县阿羌乡五年一班就读的木尼热·麦提妮娅孜并没有担心考试,反而有很多期待。一方面,马上要迎来暑假,可以尽情的和小伙伴玩耍;另一方面,班主任通知民航要来学校讲科普课,时间就在期末考试的前几天。

于田县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距离地区行署所在地有小200公里的距离。以往这里的人们出行,不说去内地,去首府乌鲁木齐也很是辗转。2020年底,民航局定点帮扶新疆和田地区于田、策勒两县的头号“民心工程”——新疆于田万方机场正式建成投运。木尼热他们从家门口就可以坐飞机去很多城市,她也跟着家人一起飞了一趟乌鲁木齐。所以听说要有现场版的民航科普课,她非常主动地报了名。

木尼热他们班先体验的是飞行模拟课,使用的是哈尔滨莱特兄弟飞行技术有限公司向这家民航科普教育基地捐赠的两台固定模拟飞行器。讲课的毛老师先为同学们讲解了飞行的基本原理与模拟飞行器相关操作,然后指引这些大多数还没有坐过飞机的学生轮番“开”起飞机。

“第一次坐飞机的时候很紧张,从乌鲁木齐回于田就好一些。自己‘开’飞机比坐飞机还要紧张,特别是往下的时候非常害怕,担心自己降落不好。“飞”完一次的木尼热说。但她和她的同学一样,体验完依然目不转睛地看着其他同学操作,积极准备着下一次“开”飞机的机会。

学生们开始他们的第一次飞行

和木尼热不同,在策勒县达玛沟乡中心小学六年一班就读的穆尼热·阿卜杜艾尼和同学们先上的是使用教具的飞行课程。来自珠海大川云科科教有限公司的魏老师给他们讲起了机场王国发生的故事,包括飞机每次飞行前要做哪些准备,有专门的油车给飞机加油,有专门的配餐车将机上餐食运到飞机上,有行李运输车把旅客的托运行李和飞机上的货物从航站楼转运到飞机上。而在每架飞机起飞前,都要得到机场塔台同意起飞的指令。通过视频,穆尼热和同学们看到了代表我国民航最新科技水平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航站楼,让一直心心念念渴望去渴望去北京看看的她,在天安门外又增加了一个“打卡点”。

达玛沟乡中心小学的学生在体验固定模拟机飞行

民航科普课成为达玛沟乡中心小学六年一班全体学生小学阶段的最后一课

这次为阿羌乡中心小学和达玛沟乡中心小学的学生们送客上门的是民航科普基金会调研帮扶团队和科普基地的授课老师。他们除了自带设备、教具,还向两所学校捐赠了大批民航科普图书,以便让更多同学从小就培养起对民航、对科学的兴趣。

“争取让民航科普课一直开下去”

今年是民航局定点帮扶新疆和田地区于田、策勒两县25周年。民航局2023年定点帮扶工作会提出要激发内生动力,持续加强人才、文化、医疗、教育帮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不断增强两县自我“造血”能力。

作为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中国民航科普基金会自成立以来十分关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少数民族儿童。自2012年起,其连续多年在“放飞梦想 爱心启航”民航科普夏令营中邀请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参加,让他们更直观地了解祖国的航空科技发展,通过参观游览内地的人文景观,感受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并在素质拓展和实践体验中增强对党和国家的朴素情感,巩固了对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认同。2019年,科普基金会更是联合民航新疆管理局、新疆机场集团等新疆民航单位,组织和田地区皮山县皮西那乡、于田县木尕拉镇、策勒县达玛沟乡3个地区的少数民族儿童、贫困家庭儿童、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共100人前往乌鲁木齐参加民航科普公益夏令营,让更多乡村的娃娃有机会感受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增强对学习的热情和对祖国的热爱。在此次科普基金会南疆调研团队到访的达玛沟乡古勒铁日干村,他们就遇到了一个当初在公益夏令营中表现优秀的学生,他凭借优异的学习成绩已经在克拉玛依的一所初中就学。虽然因为视力的问题没办法报考飞行员,但也对其他民航专业岗位表达出浓厚的兴趣。

和前几年的大动作相比,现在的民航科普基金会面临的是更为复杂的情况。“我们基金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行业内各个单位的捐赠。过去三年的疫情让行业承受了巨额亏损,也为我们的基金会募集资金工作带来了严重困难。因为缺少真金白银,我们走出来搞帮扶看起来很难,但我们坚决落实民航局党组的决策部署不能等,为南疆的乡村小学的学生们提供科普的决心更从没有变。”马松伟说,他们一方面向内挖掘潜力,把自身的资源充分地向科普帮扶倾斜;另一方面向外沟通联络,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成功获得多家获得认证的民航科普基地的支持,携手为校园科普提供更具操作性、更具现代化的科普设备和课程。

为了确保此次调研帮扶行动更有效果,更是让这两所南疆的乡村小学具备一定的自我教学能力。民航科普基金会项目负责人丁明带着科普基地派出的培训老师、工作人员和相关设备提前到达学校现场,完成设备的安装调试,并对学校选出的老师进行了初步的培训。“我们这次过来和当地建立起了联系,后续还会根据他们的实际需求,为当地的老师掌握更多民航科普课的授课技能提供支持,争取让他们的民航科普课一直开下去,最大程度满足少数民族青少年学生对民航科学的渴望”丁明说。

阿羌乡中心小学的老师经过培训开始给学生上民航科普课

为乡村孩子们插上飞向未来的翅膀

曾连续三年带队在策勒县达玛沟乡助力当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民航新疆管理局副局长彭诚,听完科普基金会此次南疆科普帮扶调研的介绍后,对他们的工作表示了感谢。结合多年驻村的经验,他表示,助力乡村振兴需要得到各方面的支持,科普基金会此次深入南疆开展科普帮扶、文化帮扶,给当地的孩子们又打开了一扇窗,帮助他们开阔了眼界,增加了对祖国科技发展、民航发展的了解和认识,相信对孩子们未来成长的帮助会更大。

这次民航科普帮扶也得到了两县教育部门的认同。达玛沟乡中心小学特别安排了一间教室用来放置此次捐赠的两台固定模拟飞行器,并将其命名为民航科普教室。学校党委书记马云告诉记者,民航各单位对他们学校的帮扶力度很大,好几家民航单位都组织过青年员工来学校给学生们上课,讲解介绍民航知识。“但他们大多采用的是视频教学的方式,像这种有实际操作场景体验的科普课程还是第一次,学生们对这个也特别感兴趣。”他说,学校组织了五六年级的任课老师提前进行了民航科普教学的培训,计划再下学期先开设兴趣班,等到老师的培训水平上来了再把这门课程推广到全校。

民航科普基金会调研帮扶团队与策勒县教育局、达玛沟乡中心小学负责人在该校新设立的民航科普教室前合影(中国民航科普基金会供图)

于田县教育局党委书记李天政介绍,阿羌乡中心小学所在地的海拔平均是2400米,当地重点以畜牧业为主,自然环境严酷,相对比较封闭,“民航科普基金会这次带着先进的设备和教具,我们这些山里的孩子非常喜欢,他们以前没机会学到这些知识,对他们的视觉冲击非常大。而且他们这个年龄学习动手操作正合适,非常感谢基金会对我们的关心关爱。”虽然这里的大多数同学还没有去过机场,但在自行设计机坪时,他们大都在塔台上写上了于田万方机场的名字。

在与民航科普基金会的座谈交流中,当地政府领导、教育部门负责人也提到了希望在教学、教具、场地和学生生活设施等方面得到更多支持,以及让更多乡村的老师孩子走出去感受祖国和民航的快速发展等诉求。接下来民航科普基金会将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加大与民航科普基地的合作力度,组织安排从事民航科普教学的老师前往内地进行培训参观,进一步增强民航科普教学的成果成效;同时,也将发挥基金会的公益平台和桥梁纽带作用,通过设置定向募资项目等形式引导行业内外的爱心人士、公益力量参与科普帮扶、文化帮扶中来,更好践行文化润疆治疆方略。

科普基金会调研帮扶团队离开的第二天,两所学校陆续开始了期末考试。对于穆尼热等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民航科普课不仅成为他们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堂课,也给他们插上了一双飞向未来的翅膀。不管他们未来成为飞行员、科学家,还是从事任何其他职业,他们只要做到了课堂上老师说的“飞的足够高,就可以看到更多更美的风景,拥有更为广阔的人生舞台”。(编辑:李佳洹 校对:张彤 审核:程凌)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