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坐标:河北 北京 天津

8月1日,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水峪嘴村受灾严重,多支救援队深入水峪嘴村展开营救。图为消防人员正用担架抬着一名行动不便的老人经过永定河上的水峪嘴桥。视觉中国供图
  7月29日以来,北京、河北中部和南部、天津北部等地接连遭遇暴雨或大暴雨侵袭,多个国家气象观测站单日降水量突破历史极值。京津冀地区卫生健康系统闻“汛”而动,在汛情和险情中托举起群众的生命健康。

  河北

  道路受阻,蹚水过河只为坚守岗位

  受台风“杜苏芮”影响,河北省部分地区降雨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影响范围广,石家庄、邢台、保定等9个设区市和雄安新区发生洪涝灾害。

  保定市最大雨强达82.2毫米/小时,桥梁被冲毁,公路中断,墙体倒塌,险情重重。由252位专家组成的市县两级医疗救治团队、55支市县两级卫生应急队伍24小时待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全面开启急诊急救绿色通道。

  保定市人民医院全力以赴做好医院防汛避险工作,确保医院正常运行和患者安全。雨势最猛烈时,交通受阻,交通工具停摆,医务人员蹚着没过膝盖的雨水,电动车、共享单车、步行交替,只为坚守岗位。

  保定市易县暴雨倾泻。一名孕37周的孕妇出现羊水破裂、下腹阵痛等临产征兆,紧急前往易县南城司乡卫生院就诊。经初步判断,该名孕妇已不具备转诊条件,南城司乡卫生院院长张龙迅速赶往易县妇幼保健院商讨救治方案。随后,易县妇幼保健院启动应急预案,派出一个临时救治小组,携带医疗物资前往南城司乡卫生院。

  由于途中桥梁被毁,当地群众在湍急的水流中建起“人墙”,协助医护人员蹚水过河。抵达卫生院后,救治小组对产妇产程予以严密监护,终换来母女平安。“走再难的路,背再重的医疗设备都不算什么,只要产妇顺利分娩,我们的辛苦就值得。”易县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高建学说。

  在被洪水围困的保定涿州市,4个乡镇(办事处)降水量超过400毫米。8月1日,针对涿州市洪涝灾害情况,保定市卫生健康委紧急抽调应急办、医政医管处工作人员赴受灾一线靠前指挥。全市各急救中心(站)持续优化调度模式,不断调整接听、受理、调派等工作流程。与此同时,涿州市卫生健康局成立疫情处置组、流调组、医疗救治专家组、应急组、消杀组等,多次就防汛工作调度部署,要求所有医疗机构积极对接当地政府,配合做好紧急转运、医疗救治、卫生防疫、消毒消杀等工作,并向所有安置点派驻医务员。截至目前,涿州市所有医疗机构,除码头医院、码头中心卫生院涉水已转移外,其他均已正常接诊。

  为确保蓄滞洪区内群众转移工作平稳推进,保定高碑店市组织救护车20台,出动82车次,协助镇街转移失能人员、重症患者、五保户等特殊困难群众241人;组织35名防汛应急突击员,由卫生健康局相关人员带队奔赴东马营镇,疏导群众撤离至安置点。

  北京

  暴雨过后,医疗救治灾后防疫有序开展

  从8月1日起,北京雨势明显减弱,各辖区正有序开展医疗救治和灾后防疫工作。

  作为暴雨重灾区,门头沟区并不是孤军奋战。8月1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指导组进驻门头沟区,就重症患者医疗救治、灾后疫情防控、生活饮用水监管、卫生应急处置、院前急救资源调配等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此前,面对来势汹汹的汛情,门头沟区卫生健康委科学调度、抢险得力,为抗洪救灾和恢复生产打下了基础。在灾后重建阶段,北京市将统筹全市资源,保障门头沟区重症患者医疗救治。

  洪水漫灌,门头沟区妙峰山镇下苇甸村遭受严重破坏。8月1日下午,北京急救中心支援门头沟区的越野医疗救护车组接到通知,下苇甸村有3名患者需紧急转运至医院接受治疗,随即前往下苇甸村。大雨倾盆,车在蜿蜒的山路上前行,险象环生。急救医生杨毅回忆说,当救护车行至一半路程时,差点被一块巨大的落石砸中。

  村口的桥已被冲毁,救护车抵达现场后,村民们或背或抬,接力把3名患者从断桥旁挪到救护车上。在医护人员初步检查患者伤情并处置妥当后,救护车载着3名患者开往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救护车抵达医院时,急诊科3组医护人员早已等候在门口,迅速接上患者实施救治。目前,3名患者情况平稳。“灾区救援困难重重,但想起被洪水围困的患者急需救治,再苦再累,我们都义不容辞。”杨毅说,北京急救中心已派出多辆空间大、能力强的全地形越野救护车,未来几日将持续驻扎在门头沟区。

  医疗救治不容停歇。8月1日晚,门头沟区卫生健康委要求迅速组建救灾支援医疗小分队。门头沟区中医医院积极响应,以最快速度抽调9名医护人员组成第一批红色突击队。8月2日早8时,第一批红色突击队出发,前往深山区指定地点支援救灾医疗工作。

  洪涝灾害易造成疫病流行。房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月2日成立14个疫情防控指导组,下沉至乡镇(街道)和村(社区),调查、检测全区生活饮用水污染情况,并开展群众的防疫宣教工作。同时,疾控中心依托各医疗卫生机构,加强灾后水源、食源、传染病等的监测,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汛情导致的停水停电,令透析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胁。时间就是生命,房山区卫生健康委主任王耕立即协调供电、水务、消防等部门,以确保透析患者渡过难关。

  房山区第一医院接到停水通知后,当即与水务部门沟通,请求调拨应急水源以保障基本医疗用水。应急水源到位前,鉴于楼宇2层及以上停水,1层及平房供水水压明显不足,医院启用应急储水桶,并将原本在透析一区和二区进行透析治疗的患者分批次转移至地势低、水压受影响较小的透析三区。凌晨零时30分,所有透析患者都顺利完成治疗。

  良乡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的医护人员同样忙碌。医院增加透析班次,同时协调一台水车,以保障院内254名透析患者的正常治疗。

  在各方的努力下,截至8月2日,房山区1020名有治疗需求的透析患者均未延误治疗。

  天津

  进驻安置点,做好群众医疗卫生保障

  随着强降雨的持续,上游水位上涨,天津市已将防汛重心转为泄洪。

  8月2日,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杨洪利和中心副主任张颖带领市、区两级疾控中心卫生应急队伍20余人,对武清区和北辰区9个蓄滞洪区转移群众安置点进行现场踏勘,指导安置点内公共卫生应急保障工作。指导组专家从传染病防控、食品安全、环境卫生和饮用水安全、病媒和消毒,以及综合卫生应急处置等多个方面提出建议。

  目前,武清区启用安置点8个,北辰区启用安置点1个,全部安置点均设置在具备住宿和用餐条件的中学或中等专科学校内。每个安置点均配备医疗保障人员,各区疾控中心专业人员每日对安置点进行巡查和饮用水卫生检测。其间,针对此次转移安置人员的保医专班热线开通,安排专员24小时值守。

  与此同时,武清区卫生健康委抽调精锐力量组成11个医疗救治应急小分队,分别进驻各安置点及大黄堡蓄滞洪区、永定河泛区群众转移区域;北辰区各级医疗机构抽调60名医护人员建立18支医疗救援队伍,包括2支三级医院紧急医疗救援队、15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救援队和1支妇儿中心救援队;北辰区疾控和卫生监督应急处置队伍均保持全员待命。

  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武清区南蔡村医院配合武清区人民医院,承担职教中心安置点533名群众、南蔡村安置点233名群众的医疗保障工作。“每个安置点都有一份群众的‘健康底册’。”南蔡村医院院长朱宝杰介绍,“医生每日两次巡诊。如遇群众病情变化,能收治的,南蔡村医院立即收治;需转院的,每个安置点门口都停靠着救护车,确保群众获得及时救治。”

  南蔡村医院医生钮向平每日早晚在安置点巡诊,傍晚与武清区政府工作人员走访群众宿舍,询问他们的生活需求。“住在安置点2楼一间宿舍的4位阿姨非常乐观,她们每天结伴锻炼身体。”钮向平说,期待洪水过去,重回家园。

  (记者 赵星月 刘嵌玥 特约记者 李哲 肖建军 通讯员 孙立成 史彦霞 史丽霞 李红静 贾旭 许艳 牛昕 共同采写)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