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刘也良(媒体人)

  日前,北京积水潭医院通过远程系统控制平台与广东省两家医院实时连接,运用5G网络技术同时远程操控2台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成功为身处不同医院的患者进行手术,整体用时仅30分钟。新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又添了精彩一笔。

  近年来,这样的精彩不乏其例。用VR预先模拟手术、用3D打印研发可吸收植介入体、用机器人开展精准微创手术、用AI在海量影像中迅速找出异常征象……新技术正在为提高临床诊疗能力注入强劲动能。如此,医院的发展受益,患者也受益。

  在我们为此叫好时,一些深层面的问题更值得思考:医院如何通过新技术应用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如何给医院提供更多系统支持,搭建并完善创新体系和平台,提高整体效能,加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在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中,三级医院的功能定位是诊治疑难危重疾病,有临床科研创新的能力和优势。在推进新技术临床应用中,三级医院当有成为领头羊的认识,尤其是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等,更需担负起牵头重任,在某一个或几个领域进行突破,成为撬动全局的杠杆。

  一些大医院通过新技术应用,有效提高了临床诊疗水平。浙江医院实施“智慧重症”项目,从实现重症治疗工具的数字化,到重症诊疗的信息化,深度融合本专业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化的重症临床辅助决策服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打造“智慧病房”,运用5G、AI等新技术,以住院病床为单元构建数字化、智能化产品矩阵,实现对住院患者的精准监测、分析、预警和管理。

  还有些医院打破“围墙”,下沉新技术应用成果,在本区域乃至全国发挥带动作用。作为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国家级牵头医院,北京协和医院联合全国相关医疗机构,建设国家罕见病注册登记平台,实现网络化、结构化的罕见病大数据采集和共享,促进罕见病临床队列研究和诊疗。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眼病筛诊算法和智能技术应用不仅走在了国际前列,还建立专科医院—基层医院双向协作的眼科数字化智能云平台,开设人工智能门诊,提出基于人工智能的新型“三级诊疗”模式。

  这些大医院在新技术应用探索创新中的理念和路径值得借鉴,经验值得梳理和总结。而把医院自发的行为上升为一个领域甚至国家的行为,让新技术临床应用“连点成面”,则需要政府层面乃至整个社会层面的系统支持。

  政策需做好顶层设计。今年3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依托高水平医院布局国家医学中心,支持高水平医院建设疑难复杂专病及罕见病临床诊疗中心、人才培养基地和医学科技创新与转化平台,发挥信息技术支撑作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成果转化金额等指标的设定,也导向三级公立医院聚焦科技创新。

  投入要向高端设施设备、跨学科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培养等软硬件建设倾斜。新技术研发应用是一项多领域协同作战的工程,需要大项目、大投入支持。今年初,北京协和医院携手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等单位,利用人机交互技术共同研发的“多模态神经系统疾病智能辅助诊断系统”获批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证,这得益于在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支持下的强强联手。今年1月印发的《“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研制手术、重症护理、急救等医疗机器人产品,这就鼓励各相关部门、各地方统筹政策、资金、资源予以支持。

  激发医务人员积极性。2021年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工作的通知》明确,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今年3月,广东省深圳市印发《促进深圳市医疗卫生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意见》提出,医疗卫生机构享有科技成果自主处置权,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全部留归单位。这些政策为激发医院和医务人员研发应用新技术注入了“强心剂”。

  推进新技术临床应用,正走在“连点成面”的路上。在这条创新路上,资源配置重复、科研力量分散、创新主体功能定位不清晰等突出问题依然待解,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依然待建立、完善,这些都需要行业、社会各方善于整合力量、科学排兵布阵,以坚韧和执着打好攻坚战、持久战。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