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陕西潼关是军事重地,也是文化高地。如今,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潼关不断推进文化建设,深耕文化沃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年来,潼关县把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培育新载体、注入新动能,让干部群众“动”起来、文体资源“活”起来,走出一条文化先行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潼关县桐峪镇上善村位于秦岭北麓,这里有百亩银杏林,有特色鲜明的踩高跷、竹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4座高15米的明代城门楼,有源于北宋的打花棍健身运动……这里也是渭南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潼关县延安精神践行基地。

近年来,上善村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探索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振兴治理新模式,不断做优做强“文化+”生态旅游品牌,有效推动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获得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陕西省生态宜居示范村、诗教之乡和国家森林乡村等称号。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我们充分发掘民俗文化的底蕴、精神和价值,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其成为乡村振兴的强有力支撑,增强乡村文化软实力。”潼关县文化和旅游局相关工作人员说。

“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体现了士大夫的爱国忧民情怀,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进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上……”近日,城关街道举办“道德讲堂”,为群众讲述了张养浩与潼关的情缘。在潼关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可歌可泣的故事,关西夫子杨震“暮夜却金”、清末陕西第一循吏焦云龙舍弃身家性命赈济灾民的事迹,都被千古传诵。“随着‘厚德潼关’等六大工程的实施,潼关涌现出100多位受到各级表彰,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榜样,激励着新时代的潼关人意气风发、昂首前行。”潼关县委宣传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潼关县有“最美潼关人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北斗星志愿服务队”等特色志愿服务队,常年开展传思想、兴文化、暖民心、解民忧的文明实践活动,激发干部群众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使命担当。

“潼关天下秀,(啊)美食真正馋,(嫽)两饼加两汤,(哈)四海游客赞哟……”华灯初上的潼关县明德公园,黄河老腔艺术团在开展惠民文艺演出,唱腔中的“两饼两汤”就是潼关的名吃肉夹馍、烩饼和鸭片汤、鲶鱼汤。

“不做中国的汉堡包,要做世界的肉夹馍”,潼关县已建成13家33条肉夹馍饼子标准化、工业化生产线,年产速冻饼超过7亿个,产值10亿元,出口澳大利亚、美国、英国、加拿大、韩国等国家,实体店落户东欧国家。

黄河老腔起源于古潼关黄河岸边,由黄河码头船工喊号子演变而来,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潼关2009年成立了黄河老腔艺术团,2017年成立了黄河老腔幼儿传承团。黄河老腔从最初村民劳作时的自娱自乐转化为融入地方基因的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乡村振兴,增强了潼关“文化+”发展动力。

潼关县以文化振兴赋能乡村振兴,让非遗、绿色产品形成品牌效应,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产业,把旅游要素聚集起来,催生文旅新业态。

乡土文化是地方特有的文化,是乡村社会健康发展的根基和保障。“快板赋能乡村振兴”,让村民记得住乡愁;“乐起潼关,一村一歌”,坚定家乡本土文化自信……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一处处美丽宜居的村庄院落、一个个积极向上的新时代典型,潼关县乡村振兴生机勃勃的新时代画卷正徐徐展开。

潼关县按照“保护为先、利用为机、传承为本”的原则,实施了潼关古城、十二烽火台、古树古村落等保护工程和非遗项目传承工程,启动了村史馆、博物馆建设,建成了3座县级博物馆、28座村史馆(博物馆),1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省、市级非遗传承保护项目,5个镇、村、街入选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和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镇名单。

潼关县相继开展“记住乡愁,一村一史”“推动文化赋能,助力乡村振兴”等活动,吸引了众多潼关在外人士参与,激发了人才活力,文联、曲协、影协等文艺文化团体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创办了《潼河》等文艺专刊,并成功举办了三届潼关诗词大会,推动了诗词散曲的繁荣发展,获得了“陕西诗词之乡”“中华散曲之乡”的称号。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我们将依托潼关厚重的文化资源,充分释放乡村文化的内在魅力,更好地为乡村振兴塑形铸魂,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引领乡村风尚向上、向善、向美,使乡村的内生动力更加强劲。”潼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永笛说。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