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山东段全长628公里,哺育出沿线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以保护文化生态为前置条件,近年来山东进一步活化黄河文化传承弘扬的手段,推动流域内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策划打造一批文化旅游“黄河主题IP”,聚焦新时代与现代市场需求,探索实践出以发展眼光助推资源保护与转化的新路径。

“古老的调子回来了”

7月,第二届黄河流域戏曲演出季在聊城市举办。沿黄九省区约100位优秀中青年戏曲演员、共1500余名演职人员齐聚山东,集中展示沿黄流域地方戏曲剧种特色和中青年表演艺术家的艺术风采。


(相关资料图)

家住聊城市东昌府区的高孟德老人,高兴地形容演出季是让“古老的调子回来了”,这是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生动证明。早年,高孟德在一家国企开车,黄河沿线的青海、陕西、河南等地都去过。那时候,老人最喜欢的事,就是到当地剧场听戏。一转眼几十年过去,沿黄省区的经典剧目来聊城演出,高孟德一口气买了6场演出票,说这是“圆梦之旅”。

良好的文化生态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助推作用。作为民俗文化典型代表的戏曲,更是承担着“解说员”“讲述人”的角色。近些年,山东助力打造“好戏山东”品牌,将黄河文化传承作为重要板块,推动戏曲、曲艺等在基层“活”起来,让人们在听戏的过程中重温黄河故事。

今年3月,菏泽市东明县长兴集乡王高寨村迎来一拨特殊的客人,他们是山东省吕剧院的演员,带来的作品是吕剧《一号村台》。历史上,长兴集乡饱受水患威胁,故土难离的当地百姓与黄河相邻而居,也形成了感天动地的奋斗精神。进入新时代,国家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着力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取得可喜成效。《一号村台》的故事即取材于这里。

经过不断打磨提升,《一号村台》如今成为“好戏山东”的代表性作品,多次赴省内外巡演,唱出了山东黄河沿岸百姓的幸福心声,也助推长兴集乡的旅游业实现提档升级。

谁人不识家乡美

初秋时节,位于东营市的黄河入海口,每天会迎来大批游客。徜徉在万亩芦苇中间,自驾车游客似乎置身世外桃源,远处传来渤海的阵阵涛声,面前不时有东方白鹳扇动翅膀飞向蓝天。

过去几年,东营市统筹推进黄河沿线精品文旅项目建设和生态旅游产品打造,黄河生态风景廊道基础设施配套、黄河口都市农业文旅综合体等项目开工建设。同时,利用东津渡教育康养度假区等农旅融合项目,培育旅游发展新动能,推出一批主题鲜明、布局合理的黄河生态旅游线路,培育一批“黄河风情村”和特色民宿,实现了生态、生活、生产“三生融合”。

在不远处的滨州市,当地确立了十里荷塘景区、蒲湖风景区、打渔张森林公园等69处黄河文化旅游廊道建设核心点,围绕游客看在黄河、吃在黄河、住在黄河等多方位体验需求,打造滨州市黄河生态文化之旅、黄河民宿体验之旅、“亲近黄河”沿黄休闲自驾游等多条黄河主题旅游线路。

滨州市博兴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王志强表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旅游业的必备条件。富有特色的文化生态,是提升本地群众生活幸福指数、叫响城市品牌的关键因素。上百年来,黄河深刻影响着博兴县的文化生态,孕育了数不尽的宝贵资源,这些都为今后当地发展生态旅游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山东完善黄河干线旅游交通设施,推进黄河大堤旅游公路建设,打造高标准、有风格的特色景观道路。加强沿黄村庄旅游服务设施配套,统一设计制作旅游标识。同时,制定沿黄自驾车营地建设标准,结合沿线旅游景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乡村旅游特点,规划建设综合性旅游服务驿站。

遗产真正“活”起来

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山东统筹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构筑黄河旅游绿水青山的生态廊道。近些年,山东严格景区承载量管理,降低大规模游客活动对黄河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不利影响。

山东积极对接黄河国家战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加强重大片区文物保护,“三孔”“三孟”、泰山古建筑群、定陶汉墓等重点修缮保护工程顺利推进。齐长城遗址保护全面加强,创新实施“红黄绿”段保护管理,开展卫星遥感技术监测,建成省、市、县三级监管平台,人防、技防、物防能力显著提升。曲阜孔庙孔府、青岛八大关入选国家文物局文物建筑预防性保护试点项目,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果。

同时,山东坚持把黄河流域文物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强化文物安全责任,加大约谈督察、追责问责力度,坚决防止建设性破坏、开发性破坏、保护性破坏。山东相继组织开展文物安全状况大排查行动、文物安全百日攻坚集中行动、文物法人违法案件三年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推进“文物安全天网工程”,卫星遥感执法监测工作得到各界认可。

8月23日,山东博物馆的暑期客流高峰仍在持续。不少观众走进“海岱日新——山东历史文化陈列”展厅,欣赏商代青铜器亚醜钺这一“镇馆之宝”。

山东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刘延常介绍,为推动文物“活”起来,山东博物馆赋予亚醜钺卡通化造型,打造富有文化内涵又不失可爱的IP形象。同时,在山东博物馆推出的“鲁博冷知识”短视频里,亚醜钺张口说话,让博物馆与观众的距离更为贴近,也让晦涩难懂的考古知识更容易被人接受。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