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厂酒店 高 婷 摄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的背景下,社会力量涌入乡村,犹如璀璨星火,点亮了乡村振兴之路。他们结合当地资源带动村民一起发展乡村产业,实现增收致富。企业只有把自己作为乡村的一份子,与村民共同守护乡土文化,尊重百姓生活习俗,以引导为主,不强制改变,才是企业与村民能够和谐共处的“密钥”。

产业注入


【资料图】

带动乡村发展

13年前的北京市怀柔区北沟村,尽管背靠慕田峪长城,但交通却极为不便,一条条土路吹起数丈高沙土。村民一部分外出打工,另一部分则依靠种植、贩卖板栗为生,人均年收入不足5000元。后来,定点帮扶北沟村的企业来到这里,从收购板栗开始,为村里的农产品打开销路,帮助村民脱贫增收。

“在帮扶过程中,我们认识到,仅仅依靠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并不是一个长久之计,而是应该帮助村民提升自身生产力,参与到产业发展中。”作为定点帮扶北沟村的企业2049投资集团总裁阚冬介绍,为了帮村民找到创收的新路径,2049投资集团将北沟村一个废弃的老旧燃气站改造成为了如今的三卅精品民宿,然后开办北旮旯涮肉,收购瓦厂乡村酒店,打造了别具一格的瓦美术馆。截至目前,2049投资集团在北沟村累计投资超1亿元,为村子直接创造了100多个工作岗位。与此同时,阚冬还邀请了各个领域的专家教授村民专业技能,打造了村内的建筑队、园艺队、厨师队、服务队、后勤保障队等多支专业队伍。

随着2049投资集团与当地政府的深入合作,10余年间,北沟村从依靠种植板栗为生发展到吸引外来人才投资做民宿;从以接待外国游客为特色发展成为北京周边消费客群假期首选度假胜地;从一排排破旧的彩钢瓦房到错落有致、设计感十足的乡村民居;村民平均年收入从不到5000元发展到如今的3万元……

政企协作

助力乡村振兴

2049投资集团在北沟村落地的建筑项目,均由当地村民组建的建筑队进行施工,村民可以提出自己的设想与意见。此外,三卅民宿收益中的33%分给当地村民,33%给企业与员工,33%用来回馈社会。“乡村振兴就是社会力量和村民们融为一体,共建传统和现代结合的美丽乡村,让外来多元意识和本地乡土意识在乡村建设中达成共识,让乡村在产业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等多元价值和综合效益上实现共生。”阚冬说。

“社会力量的参与能有效改善农村劳动力缺乏的局面,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持和技术支持,有效激发乡村经济活力和乡村内生动力,增加农民的收入和就业机会,有效助力乡村经济转型升级,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经济间的互补性,缩小城乡差距、实现乡村资源优化利用,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保护农业资源和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宋昌耀说。

保护与开发并举

为村民造福谋利

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东赵乡的后沟村,保存了相对完整的黄土高原自然地貌和以明清建筑为主体的古村原貌,相对完整地保留了北方汉族的民间文化传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沟村旅游产业的“短板”也逐步显现,“景村一体、民客共居”的局面导致村庄保护效果变差;“市场竞争、理念落后、管理不善”的状况,导致游客逐渐减少,村民增收放缓。

2016年,晋中榆次后沟古村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杰率领团队对后沟村进行调研后,便投身后沟古村的保护性开发和运营中。“我们首先在距离古村1200米的区域投资建设新村,村民以自愿为原则,进行身份置换或产权置换,同时将村民腾退出来的院落按照‘民宿、民艺、民乐、农博、影视、研学’的整体规划进行修整和设计之后,我们鼓励村民回到老院,按传统文化方式居住、生活,将传统的民俗完整保留。”李杰介绍,只有建设新村,才能真正做到对这个具有1200年历史的传统村落进一步保护,当地旅游产业发展才能实现提档升级。

“现在后沟村以乡村振兴为契机,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依托,保护与开发并举,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带动古村村民就业,为村民创造福利。”后沟村党支部书记范利军介绍,后沟村依托景区发展壮大农家乐、特色民宿产业,顶峰时全村共发展了10余家农家乐,也通过经营农家乐帮助第一批后沟村村民先富了起来。

宋昌耀分析,未来还将有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乡村振兴中。从发展视角来看,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将更加注重文化建设,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文化产业植入等,实现产业发展与文化传承的有机结合。乡村还需要积极引入市场主体,促进多方投资,通过政府引导、市场共建、社会参与的投资机制,实现全社会资源在乡村地区的充分涌流,引导投资收益的再投资、持续投资、健康投资。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