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烟壶是承装鼻烟的容器,小巧精致,便于携带。明末清初,鼻烟自欧洲传入中国,鼻烟盒渐渐东方化,产生了鼻烟壶。如今,虽然人们不再嗜用鼻烟,鼻烟壶却作为精美的工艺品流传下来。在品类众多、绚丽多姿的鼻烟壶家族中,内画鼻烟壶将中国独特的造型艺术与传统的书画艺术巧妙融为一体,时至今日仍深受世界各地收藏家的青睐。


(资料图)

内画鼻烟壶一般选用玻璃、水晶、浅色玛瑙、金珀等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制作,壶体通常为扁平,以便有两个平面作画。制作时,首先在器物内装入铁砂、金刚砂和水,通过晃动进行撞击摩擦,使壶的内壁呈磨砂状,不再光滑,然后用一种特制的小勾笔,蘸上水墨等颜料从壶口伸入,在壶内反向作画。原则上各种绘画方法都可以使用,但一般都是中国画。为适应各种欣赏习惯,现在也有在内画壶中绘制油画的。

1816年甘烜文内画鼻烟壶(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收藏)

据香港鼻烟壶研究者梁知行考证,内画鼻烟壶最早应出现于清嘉庆年间,是由中国南方的一位年轻画家甘桓发明的(见梁知行《中国内画鼻烟壶新貌》)。又据许漠士考证,甘桓的真名叫甘桓文,他创作的内画鼻烟壶题材很广泛,敷色以墨色为主,以淡素的颜色为衬,早期作品是以甘桓署名的,后来也有以甘桓文、一如居士、半山、云峯、古开樵等署名的。现存甘桓文最早的作品是其于清嘉庆丙子年(1816年)所作,一面绘有山水,另一面书写诗文,构图、画技和书法功力均不凡,说明作者绝非初学乍练,已进入成熟阶段。

在大方向确定后,各种流派和风格的内画壶大师以及作品便自皇宫至民间不断涌现。内画的题材也从简单的装饰图案,慢慢发展到山水、人物、花鸟,进而在图画中插入具有故事情节的传说和神话。随着绘画技艺的日趋成熟,又进一步借鉴国画艺术,给每幅作品加上题款、印章,使得内画壶越来越具有欣赏性。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中的书法与绘画移植于内画壶,让这一地道的“舶来品”满载中国艺术元素走上国际舞台,成为国与国之间交往时的珍贵礼物。

1919年叶仲三水晶内画肖像山水鼻烟壶

内画鼻烟壶制作技艺主要流传在北京、河北、山东、广东,形成了“京派”“冀派”“鲁派”“粤派”等流派。北京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都,也是内画鼻烟壶的发祥地,这里百业兴旺,人才咸集,经济文化发达,孕育出内画鼻烟壶艺术有其必然性。画工们汲取京城深厚的文化底蕴,逐渐形成诗书画印并茂的京派艺术风格。京派艺人用竹笔、柳木笔作画,以画面厚朴、古雅见长。生于光绪元年(1875年)的叶派内画创始人叶仲三是京派代表人物,他与周乐元、马少宣、丁二仲合称“京派内画四大名家”。鲁派画工云集地在山东博山,鲁派因山东博山籍内画师毕九荣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从北京回到博山后发展起来。鲁派内画用毫毛笔作画,以画面纤巧、艳丽取胜。

清代马少宣水晶内画花卉图鼻烟壶(武汉博物馆收藏)

清代周乐元水晶内画花卉图鼻烟壶(武汉博物馆收藏)

鉴赏内画鼻烟壶,除了考量它的书法绘画技艺,其本身的造型也是重要部分。画师会依据每一款壶的造型决定描绘内容、表达手法、题款印章等,更富于文化素养的匠师不再描摹名人字画,而是拿出原创性的书画作品,以奠定自己在这一领域的地位,文人书画中的布局谋篇、意境笔法最终成就了内画鼻烟壶这一综合艺术。从最初高雅的文人画到后来的世俗画、肖像画,内画鼻烟壶在方寸世界中展示着广阔的文化情怀。

(本文首发于《中国文化报》2023年8月22日8版,图片由作者提供)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