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艺“新时代种子计划”第二季中,《灯火》《少年司马光》在河南光山成功演出并在当地掀起戏剧热潮……
今年7月,因为戏剧艺术的到来,河南信阳光山县在朋友圈、亲子教育圈、戏剧艺术圈迅速走红。首届乡村儿童艺术嘉年华的举办,让光山县在短短24天中,汇聚了30多场戏剧演出,开展戏剧教育工作坊、美育讲座、戏剧研讨会、研学游等近百次文化活动,光山的孩子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亲子家庭在这里发现光、追逐光、成为光、发散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作为嘉年华的重头戏,由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简称“中国儿艺”)为光山打造的“新时代种子计划”(简称“种子计划”),在光山变出了“戏剧的魔法”——孩子们在戏剧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感知,享受了戏剧带来的快乐。他们在快乐中获得了认知的拓展、审美的提升、思维的飞跃、情感的共鸣、思想的觉悟……戏剧的魔力还在继续,它正在潜移默化地助力光山的孩子全面发展。7月30日,两部种子计划剧目——《灯火》《少年司马光》作为闭幕式演出,为首届乡村儿童艺术嘉年华画上圆满句号。
▲ 闭幕式演出现场
发现光
为光山孩子讲光山的故事
去年12月,中国儿艺院长冯俐应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之邀,深入光山考察时发现,光山县在戏剧教育方面几乎空白。这既让她忧心,也让她笃定要继续做好“新时代种子计划”的决心。冯俐说:“‘一切为了孩子’是中国儿艺始终如一的追求,我们不仅要把儿童剧送到乡村,还要让儿童剧留在乡村儿童的身边。”
自2022年完成“新时代种子计划”首部作品——《新安旅行团》的创排并成功首演后,中国儿艺一直致力在更多地方中小学创排具有当地文化底蕴、普及戏剧教育、留得住、传得开的戏剧作品。这一次与光山的牵手,既是中国儿艺与县域文旅产业的首次深度合作,也是国家级文艺院团参与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
河南光山,北枕淮河水、南依大别山,地处鄂豫皖交界地带,有着悠久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历史文化积淀。中国儿艺的艺术家多次到光山采风,查阅了大量资料,走访了花山寨、王大湾等革命遗址,来到司马光故居、司马光小镇等,最终确定为光山的孩子创作《灯火》和《少年司马光》两部作品。
《灯火》聚焦光山“匡氏八子弟”的故事,“他们与现在初中生年纪相仿,更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编剧杜薇与导演马彦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这个故事。“剧名《灯火》源于鄂豫皖革命博物馆的一盏煤油灯,这是匡家留下的唯一物件,象征着大别山战士牺牲自我换来新中国诞生的生命之光,也被比喻为戏剧可以点亮老区、照亮未来的希望之光。”马彦伟说。
《少年司马光》中,编剧傅玲从光山的山水中找到灵感,塑造了一个符合光山人心中的“少年司马光”的形象,编写了贯穿全剧的《誉水谣》,希望观众不仅了解司马光的品德,还能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采风过程中,中国儿艺在光山7所中小学的近千名师生中遴选演员。通过三轮选拔,《灯火》剧组从光山县多所学校选出18名学生、12名教师、1名退伍军人,共31名演员参演。《少年司马光》剧组从光山县一小选出19位学生、3名教师参演。“这次坚持让老师一同参演,是因为只有让老师获得戏剧滋养后,戏剧的种子才可以年复一年地播撒到整个光山的田野中。”马彦伟说。
万事俱备。7月1日,当孩子们暑假开启时,种子计划的所有演职员团队开始排演。
▲ 朗诵《光山儿童友好宣言》
追逐光
锻炼感知美、理解美的能力
至闭幕式演出前20多天的封闭训练中,所有演员都有了变化。
在家长的眼里,“我的孩子长高了”“孩子更自律了”;在老师的眼里,“学生们的专注力提高了”“表达更自信了”……种子计划的创排是让孩子在以戏剧为载体的训练中,形体得到锻炼,体能得到增强,对美的感知力、对文字的理解力得到提升。
12岁的余凌晨是少年司马光的扮演者。余凌晨的妈妈在观看排练时赞叹孩子的变化“肉眼可见”:“从一个调皮、大大咧咧的孩子,到懂得照顾妹妹、帮助我做家务,演戏让他变得更细腻、善于观察。希望他像司马光一样优秀、出色。”
《少年司马光》剧组中的演员最小的只有一年级,几个主要角色也才上四五年级,他们有的外向活泼、有的内向敏感,导演刘奇更关注培养孩子的兴趣,进行启发式的引导。
“很多孩子初次演戏,内心比较敏感。面对问题,不能直接指出,这样容易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伤害其自尊心。我们会模仿一遍错误动作,再做一遍正确的示范,让孩子自己选择他们喜欢的表现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悄悄来纠正。”在刘奇看来,孩子们就像是一张白纸,他的工作就是通过戏剧的画笔,为他们涂上独特且亮丽的色彩。
在光山实验中学《灯火》的排练场里,看到最多的就是一条条黄色的木质长凳,它重约5千克、长约120厘米。在百姓家里,这就是一条普普通通的板凳,而在《灯火》剧组,它可以是一棵树、一座桥、一条河,也可以是一杆枪、一种象征……
最初,小演员曹志宇说:“这个板凳太重了……”小演员卢紫涵说:“我太恨这个板凳了……”可是,随着马彦伟和戏剧教师王斯娃带领大家不断地调整与练习,演员们和长凳“相处”得越来越融洽,长凳也在演员们的手中时而化作大饭锅,时而化作小河沟,时而化作树荫,时而化作洗脚盆,时而化作废墟,时而化作山丘,时而化作战壕,时而化作机枪队,变幻莫测、行云流水。
马彦伟向大家讲解“信念感”和“假定性”两个戏剧表演的关键词。“刚开始演员们其实并不知道这个长凳是什么,但当他们端在手里的时候,会建立起一种信念感,他们完全相信了这个长凳所代表的东西。戏剧就是有这样一种鲜活而独特的魅力。” 马彦伟表示。
“孩子都在成为‘光的孩子’,通过戏剧沐光而行、追光而遇,在舞台上遇到更好的自己。”闭幕式现场,演员欧阳丹晨的妈妈看完孩子的演出后,激动地表示。
▲《少年司马光》剧照
成为光
戏剧带来了奇妙变化
从不知道儿童剧的概念,到在舞台上完整演出一场优秀的儿童剧,参与演出的光山县师生在这个暑假因戏剧收获满满。戏剧在演员心里种下“美”的种子,而两部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核也在每个观众的心中生根发芽。
闭幕演出结束时,很多观众的眼里含着泪水。一位小朋友拉着妈妈的手哭着说:“他们(牺牲时)最小的才8岁,战争太残酷了!”从事12年红色宣教的宣讲员从《灯火》中看到了自己的初心和坚持下去的决心;为花山寨烈士陵园义务守墓60余年的志愿军战士王茂贵老人用一个军礼表达了心中的千言万语;从未接触过戏剧的语文老师看到了戏剧与课堂教学结合的可能性;更多学校的校长开始着手准备让自己学校的师生把剧目继续排演下去……
表演戏剧、被戏剧感动、主动接近戏剧,光山的孩子们在排练中感受到了艺术之美,光山的老师在跟排观摩中掌握了艺术理念,光山的剧场人员被教授了专业的灯光、舞美知识,戏剧的种子正在光山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还有很多浸泡在剧场的观众,得到了沉浸式的体验。
艺术给生活带来快乐,给了大家发现美的眼睛、感受美的心灵,给了他们快乐的感知能力,也让他们今后欣赏艺术时,有了不一样的鉴赏感受。
▲ 闭幕式演出现场
发散光
一切为了孩子
以美育人,润物无声。县域美育工作,不仅是提升我国教育均衡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城乡文化振兴的手段与方式。作为河南省首批“文产特派员”制度试点县的光山,在与中国儿艺合作的过程中,下决心打造一个独具特色且具有影响力的项目品牌——乡村儿童艺术嘉年华,不断缩小城乡孩子的精神文化生活差距,其决心可嘉。
这次的“央地合作”,有效地将国家级高品质的艺术资源深入惠及到基层,既促进了当地的艺术普及,又带动相关产业发展。首届乡村儿童艺术嘉年华的举办也蹚出一条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在乡村田野中埋下戏剧文化的种子,让乡村的孩子快乐成长,同时通过旅游也让城市的孩子可以去乡村体验不一样的生活,促进城乡的孩子共同成长进步。
230人次中国儿艺人走进光山,通过一部部戏剧,为光山创造了戏剧环境,用丰厚的文化和多彩的创意共同绘就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画卷。中国儿艺人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承担起国家级院团的社会责任。中国儿艺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晓松在闭幕式上表示:“首届嘉年华既是一场艺术盛会,也是一个新的起点。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将以此次嘉年华为契机,继续播种和耕耘更多戏剧艺术的种子。”
冯俐说:“我有时会畅想,20年之后,在许多光山的家庭里,或许父母和孩子会共同探讨他们共同扮演过的同一部作品中的同一个角色……而那部作品,就是在我们这次活动中创作首演的。这也正是中国儿艺‘新时代种子计划’的初衷,即把属于当地的文化元素进行艺术赋能,培育成熟之后再种回当地,让这一颗颗艺术的种子在属于自己的更广大的土地上、在当地一代代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开花、结果。”
(赵业洋 王浩瑀 摄)
2023年8月15日《中国文化报》
第5版刊发特别报道
《在光山,戏剧点亮“光的孩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