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日前,新发布的《爱立信技术评论》探讨了卫星通信的应用案例及其商业逻辑、3GPP在非地面网络方面的探索以及基于3GPP的非地面网络解决方案的主要优势。

为了实现更全面的网络覆盖,地面网络(TN)和非地面网络(NTN)组件会实现平滑互通和集成,为消费者的智能手机和物联网(IoT)用例提供增强移动宽带(eMBB)。卫星通信目前主要依赖专有解决方案,但这种状况即将改变。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在其第17版标准中引入了对非地面网络的支持,为卫星、智能手机和其他大众市场用户设备之间的直接通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低地球轨道卫星系统如星链(Starlink)、OneWeb、铱星(Iridium)和全球星系统(Globalstar)等用于提供不同的服务。它们在400~2000公里的高度运行,需要更快的速度(约8公里/秒,全轨道时间为90~120分钟)才能保持在轨。

低地球轨道卫星可提供最低的时延和每秒数十兆比特的容量,适用于移动宽带和物联网应用。但由于其覆盖范围比中地球轨道和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要小得多,因此需要部署更大规模的卫星网络。

爱立信认为采用传统LTE和5G NTN技术的卫星运营商可以与地面通信运营商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由于直接向智能手机提供卫星服务在资费和性能方面难以与现有的地面服务相匹敌,移动卫星业务(MSS)更适合作为地面移动宽带(MBB)服务的补充,从而实现三方共赢。具体来说,地面通信运营商可以无风险地让用户漫游到卫星网络,并从中获得一定的收入分成;卫星运营商可以拓展比现有昂贵的专用设备更广阔的潜在市场;设备厂商则可以生产能与卫星系统协同工作的设备,从而提升设备的价值。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