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当地时间6月20日至22日,北京大学代表团应邀赴卢森堡举办昆曲古琴巡演交流活动。
当地时间6月20日晚,北京大学代表团应邀出席卢森堡大学孔子学院建院五周年庆典活动,为中外嘉宾带去北大昆曲古琴专场演出。中国驻卢森堡大使华宁、卢森堡大学副校长Marie-Hélène Jobin教授等出席盛典,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发来视频祝词。庆典由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吴昊、卢方院长白泽义主持。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至今已有超过3000年的历史。关于古琴的起源有许多美好的传说,它们都传达出中国古人对美好生活的理想。昆曲也有约600年的历史,是中国的第一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尝试评选“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时,一共通过了19项,中国的昆曲就被列入其中,成为第一项世界非遗。两年后,古琴也进入到世界非遗行列,二者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体现了中国人的生活哲学、文化理念。
庆典现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昆曲研究中心副教授陈均讲解了古琴与昆曲的历史,并介绍了北大代表团带来的曲目与唱段。陈均的讲解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穿插了许多巧妙的类比和比喻,给现场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指出:“对于中国文化,古琴和昆曲就像两个方向相反的三角形,古琴是正三角形,从远古走过漫长的岁月,渗透到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而昆曲则是倒三角形,它以音乐和表演的形式将中国文化的很多方面综合起来,成为了一种高浓度的艺术形式。”
陈均与北大代表团的师生一起为中外嘉宾带来了古琴、弦歌与昆曲专场表演。在空灵悠扬的琴声与婉转迷人的唱腔中,现场观众仿佛走进了一幅高山流水、淡墨淋漓的中国画。北大师生的表演获得了华宁的高度肯定,也吸引了卢森堡当地媒体的关注与报道。
当地时间6月21日、22日,北大代表团先后走进卢森堡两所最好的中学——艾默生中学、雅典娜中学开展工作坊交流,在面对面的表演、讲解和手把手的示范、体验中,更多卢森堡青少年有机会走近中国文化、了解中国文化。现场,北大代表团带来了《酒狂》《流水》《寒夜》《天净沙·秋思》等古琴曲目及《牡丹亭》的经典唱段,演出深深吸引了当地师生,现场掌声不断。演出后的交流环节气氛也十分活跃,同学们纷纷举手提问,并主动上台参与互动体验,表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文化无域,不以山海为远;昆曲古琴,鸣鹤雅韵为约。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副主任罗玲表示,此次北大代表团在卢森堡的三场活动,充分展现了北京大学的美育教育和研究成果,也向海外观众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美美与共”的内核。今年是北京大学“国际战略年”,北大正在加快开放办学、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未来,北大也将继续深耕中国文化海外推广,为北大与世界的联结搭建更多的桥梁,为讲好中国故事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图为相关活动现场,由北京大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