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图/ic

文|田轩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

随着鼎泰高科与矩阵股份两只新股上市的钟声敲响,A股存量上市公司数量在2022年11月22日正式突破5000家,中国资本市场在经济发展与深化改革的双重助力下,迎来了而立之后的新里程碑。

回首过往30多年的历程,以1990年12月首批“老八股”上市为起点,从第一个十年A股上市公司突破1000家,第二个十年通过股权分置改革让证券市场浴火重生,第三个十年设立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再到后来的创业板的注册制“深水区”改革及北交所开市,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双向交互循环日趋畅通。从“老八股”“老五股”到如今覆盖国民经济各行业大类龙头企业的5000家上市公司,其中千亿市值公司达130家,民营企业在所有上市企业中的占比也跃升至如今的66.28%,中国资本市场不仅实现了量的加速增长,更完成了质的结构性跨越。

中国资本市场量质齐升的背后,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牵住注册制改革“牛鼻子”不断推进资本市场一系列制度变革所焕发的活力动力。随着注册制改革由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纵深迈进,在供给端,告别了新股发行制度行政化导致的IPO“堰塞湖”现象,更多优质企业的直接融资通路被打开,资本市场价值发现的功能得以正常发挥;在需求端,随着注册制下投资者门槛与风险把控的张弛有度,中国经济中那些曾被遗漏的隐秘角落被重新照亮,资金开始真正流向了那些代表高科技创新的动力源泉。更重要的是,在一系列资本市场改革的推动下,以尊重市场、敬畏市场为核心的成熟资本生态体系得以持续高效运行,资本市场更好地发挥出了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真正助力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但客观上看,相较于发达经济体的成熟资本市场,我国资本市场仍有进一步优化发展的空间。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作为向实体经济输血的重要系统,以健全资本市场功能为途径,实现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为目标的更高质量扩容,成为A股迈进“5000+”时代后的核心使命。

就A股现状来看,若要让追求高质量增长的政策部署真正落到实处,完成上市公司为经济发展和人民幸福创造真价值的使命,需要从市场机制、法律制度、监管手段与尺度以及上市公司自身治理建设等一系列“组合拳”来共同努力实现。从外部看,应该进一步以敬畏市场、尊重市场为核心,加强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建设,从源头上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保驾护航。同时要通过建立与“入口多元”相匹配的“畅通出口”,实现资本市场的优胜劣汰,让稀缺的资源真正配置到最优质的资产上,提升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从内部看,切实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除了制度和机制层面的保障和支撑,更需要上市公司自身强化对于公众公司意识的构建。其中最重要的是从三个“完善”入手:首先,通过完善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解决我国上市公司特别是国有上市公司广泛存在的“一股独大”的治理顽疾,提升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其次,通过完善股东大会制度,根除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大股东大会”的扭曲现象,保证中小股东表达意见的权利,让他们积极用手投票,助力实现上市公司“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目标。此外,还要通过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改变目前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既不“独立”也不“懂事”、不能够真正起到监督管理层作用的现状,推进独立董事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使之真正发挥公司治理外部监督与权力制衡的作用。

A股“5000+”时代大幕开启的背后,是那个曾经“摸石头过河”尝试初探时代的结束,是一个以法制为准绳、以市场为基石的资本有序发展阶段的开启。从扩容到高质量扩容的全新征程起航,唯有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摆在突出位置,从“严”入手、从“细”着眼,以“准”发力,才能使得资本市场发展真正实现造福经济、造福社会、造福人民的高质量要义。

编辑 陈莉 校对 柳宝庆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