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期,快递行业出现了一轮涨价潮。这轮涨价从广东、义乌等区域开始,逐渐向全国各地蔓延。
长期以来,快递行业深陷“低价换量”的恶性竞争,为争夺电商大客户和市场份额,各企业不断压低价格。头部企业的压价行为,使得全行业陷入“增量不增收”的怪圈。同时,人工、燃油、场地租金等运营费用却连年上涨,行业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已无力内部消化成本压力。
是否涨价,对于以加盟模式为主的快递企业来说也面临两难境地。一方面,如果严格执行涨价,可能会丢失部分对价格敏感的客户。例如,一些在广东的商家在得知快递涨价后,开始将仓库及快递业务转移至快递价格相对较低的地区。另一方面,如果不涨价,加盟商自身的经营压力将难以承受。长期以来的低价竞争,已经让许多加盟商处于亏损边缘。如何确保涨价能够在末端顺利执行,平衡好企业利益和市场需求,将会是一大挑战。
快递涨价直接的结果就是消费者支出增加。最近,不少消费者发现,之前普遍存在的免费退货险逐渐消失,还有一些商家开始提高包邮门槛,或者直接取消包邮,改为收取一定的快递费用。消费者普遍接受“涨价可以,但要涨得值”。目前在价格上涨的初期,消费者并没有明显感受到服务质量的改善,这也会导致消费者产生不满情绪。多地消费者反馈,涨价后快递仍默认放驿站或快递柜,上门比例未见提升;配送延迟、暴力分拣等老问题依旧存在。
涨价只是第一步,还应加快构建一个可持续、可平衡的产业生态,实现商家、快递企业和消费者三方利益的均衡。要让消费者觉得“多花的每一分钱都看得见”,让快递员觉得“每一单都有尊严”,让商家觉得“成本可控”。下一步,快递企业仍需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通过服务升级提升价值、通过生态共建实现共赢,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