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古老戏曲掀起一场“青春革命”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资料图)

戏曲虽然古老,却从来紧跟媒介变革。远的——唱片技术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后,成为京剧的重要传播途径,梅兰芳的唱腔回荡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近的——去年粤剧电影《白蛇传·情》热映,以4K全景声技术拍摄,极大拓展了戏曲艺术的边界。

00后邢文文是北京京剧院的一名老旦演员,有一个比她只大一岁的粉丝小姐姐,每次她演出,小姐姐只要有时间都会去看,每次都自己花钱买票,还给她买一束鲜花。邢文文觉得,这是观众的力量,给她信心给她鼓励。

梅兰芳纪念馆馆长、研究员刘祯也记得,戏曲不景气的时候,同行调侃,到剧场一看,“一望无牙”,全是老人。刘祯认为,戏曲接受有一个耳濡目染、不断积累的过程。如何让戏曲在青年中传播传承,是他一直思考的话题。

11月10日,中国青年报社与中国戏曲学院主办的“全媒体时代的青年与戏曲”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今天,我们能从新媒体平台上看到大量年轻群体创作的视频,在直播平台上也不乏展示戏曲魅力的青春面孔。当年轻人正以创新的思维、青春的视角,来解构和阐释古老的戏曲,戏曲的明天会更好吗?

戏曲是我的爱好,带动更多人喜欢戏曲是我的责任

前些年,北京风雷京剧团团长松岩做了3部跨界的“京话剧”,讲的都是梨园行的故事,演了将近100场。“现场很多年轻人,他们之前没看过京剧,所以不是对京剧不感兴趣,只是不懂,是我们京剧人没给人讲明白。”松岩希望能把这个“圈”给破了,“如果看京剧的全是‘圈里人,甚至都是戏迷,那让这些年轻人怎么看得懂呢?’”

“任何门类的传统戏曲,如果没有年轻人的参与,算不上是真正的传承发展。现在不应该是培养青年观众,而是站在青年观众的立场上,来审视你的艺术还有多少吸引力、吸引力还能延续多少年。”松岩说。

吴庆辉是一个80后戏曲爱好者,他一直都坚持买票进剧院,而且几乎每次都带朋友一起。戏院里鼓点一响,舞台上灯火通明,观众池逐渐暗下,“舞台上的热闹与喧哗、眼泪与掌声,说是看戏,其实每个人都是在看自己”。

“我们谈传承,很多时候强调戏曲人要责无旁贷,但我们在谈《论语》《孟子》《庄子》这些文化典籍的传承时,不会只强调这是文学研究者、中文系毕业生的责任。戏曲是我的爱好,而向更多的朋友介绍、分享、推荐戏曲,带动更多的人喜欢和欣赏戏曲,是我的责任。”吴庆辉说。

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青年教师吴雨航认为,线上戏曲演出、跨界融合等新模式,看似门槛降低,但其实受众对人、对戏的要求在不断攀升,应构建全媒体戏曲发展生态体系,把线上流量引到线下体验。

邢文文同时是一名抖音博主。她觉得对演员来说,票房很重要,“演员唱戏是给观众看的”。每一次演出前,她都在网络上大力宣传演出信息,关注她的人就可能去买票看戏,哪怕只卖出去一张,“也是成功”。邢文文的目标是,积累线上观众,以自身00后的标签,带动更多年轻人喜爱京剧,把线上观众引流到线下剧场。

戏曲要抓住年轻观众,必须进行青春化革新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孔培培说,当下一系列新媒体平台迅猛发展,一方面,戏曲艺术的精华被聚焦、被放大,得到了顶流式的传播;另一方面,大众的参与让戏曲以一种流行文化的形式,得到了分层传播,两者共同构建起良性的戏曲文化生态。

北方昆曲剧院演员中心副主任邵天帅的专业是昆曲,现在最出圈、最时尚的戏曲莫过于昆曲。剧院也在不断探索尝试一条属于青年的戏曲之路,去年,他们竟然拍上了网剧!“我们把原来3个小时的剧目缩成30分钟,结合电视剧、电影的拍摄视角,画面非常唯美,让大家用手机就能看我们的昆曲。我们在大学生、年轻人心中种下一颗种子,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芽,但缘分随时可能发生。”邵天帅说。

在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青年教师付桂生看来,采取新的技术手段,例如微博、微信、抖音、知乎等社交媒体,通过转发、点赞、朋友圈、评论等形式传播戏曲,引发青年群体之间的讨论与共鸣,是推进戏曲传播不可或缺的途径,“戏曲要抓住年轻观众,就必须在传播形式乃至艺术形态上进行青春化的革新”。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刚刚暴发不久,山西省戏剧网曾对戏曲工作者的收入做过统计:当地戏剧工作者受疫情影响失业率为15.7%,由于薪资无法正常发放,超过六成的受访者表示,收入降幅超过了90%。

2020年3月,从艺46年的河南省豫剧院原院长李树建第一次在抖音开播。3个小时,他的直播间就涌进了157万人次,涨粉超过10万。这场直播打赏的收入,他全部捐给了剧团,用作剧团开支。

戏曲主播林蜜蜜创办了北京首家民营黄梅戏剧团。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线下演出一次次取消,林蜜蜜就把剧团“搬进”直播间。靠着戏迷们的点赞和打赏,她不仅能够维持剧团运营,还以剧团的名义资助了4个孩子学习黄梅戏。

抖音直播戏曲曲艺运营负责人戴宏博介绍,目前抖音平台所覆盖的戏曲剧种超过300种,其中231种开通直播,累积观看人次25亿以上,场均观众超过3200人次,其中有73.6%的开播剧种获得过直播收入。北方昆曲剧院、上海越剧院、中国评剧院等著名院团也纷纷“抖了起来”。

戏剧不是“小道”是“大道”,不是“玩艺儿”是“正经事”

京剧表演艺术家、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孙萍认为,戏曲的繁荣既要有梅兰芳、周信芳、程砚秋、田汉、翁偶虹等艺术家,也要有张庚、郭汉城、朱家溍、刘曾复、吴小如等观众鉴赏家,当然还需要有叶春善、萧长华、王瑶卿、史若虚、俞琳等教育家。

孙萍曾提出,戏曲文化是一项事业,除了需要编剧、导演、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5种人才之外,还需要管理人才、教育人才、研究人才、普及人才、宣传人才。这十种人才是戏曲文化事业所必需的,目前前5种人才质量有待提高,后5种人才数量还奇缺,尤其存在师资缺口。

“戏曲术语中有个形象的说法:一棵菜(全体人员不分主次,严密配合地演好一台戏——记者注)。在戏曲文化事业的建设上,更要发扬‘一棵菜’的精神,使京剧成为中华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以鲜活的方式向世人讲述每一个动人的中国故事。”孙萍说。

刘祯建议,在中小学设置传统文化课程,建立学校传承机制,戏曲作为其中一个选项,制定教学内容与考级制,分阶段实现培养目标;与此同时,要尊重戏曲发展规律,尊重青少年的年龄和兴趣,注重传承的方式方法,尊重青少年的审美特性。

“比如,戏曲很重要的题材是婚姻家庭,但小朋友可能并不感兴趣。”刘祯说,再如,明清传奇很多是鸿篇巨制,被文人或者民间艺人搬到舞台上后,会有不同的取舍,“对青少年而言,多选择那些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鲜活的、体现民间朴素感情和哲理智慧的剧目。”

新中国成立后,仅北京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30余出新创的作品,如《三打祝家庄》《白蛇传》《杨门女将》《赵氏孤儿》《白毛女》等。这些戏至今常演不衰,为什么?京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曲学院荣誉教授叶少兰认为,一是艺术实力,二是守正创新的艺术思想。

“1932年,年仅28岁的程砚秋赴欧洲考察戏曲音乐,出发前他说,要让社会认识我们的戏剧不是‘小道’,而是‘大道’,不是‘玩艺儿’,而是‘正经事’,这是梨园行应该奋斗的。梅兰芳在1959年国庆时,以65岁高龄创演《穆桂英挂帅》,把穆桂英的英雄形象演绎得英姿飒爽、光彩照人。这是老一辈艺术家对戏曲艺术守正创新的精神,这是我们青年需要继承的。”叶少兰说。

除了学习前辈大师的技艺,更要学习他们的文化修养、艺术境界和创新精神、敬业精神。叶少兰高兴地看到,近来一些剧团的青年演职员们整理、改编、创造了多部传统戏、新编历史戏和现代戏。

叶少兰说:“戏曲从创作到成熟是需要过程的,尤其是现代戏,没有程式、范式,更需要鼓励与支持。青年演员们塑造的英雄和革命人物的形象,初登舞台就获得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的掌声,好样的!”

热点新闻